近日,我校云南省林下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在林下乌天麻采后加工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gration of volatile and non-volatile metabolite profile, and in vitro digestion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on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Gastrodia elata”为题发表在农林科学类一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IF2023=8.5)上,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实为论文第一作者,该工作由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何霞红教授和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王振兴副教授共同指导完成。
天麻是云南特色珍贵药食同源药材,但其采后易发生腐败变质,迫切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处理。为此,研究团队以昭通林下乌天麻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评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体外消化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炮制和干燥方法对乌天麻质量、风味和功能活性的影响,发现蒸制结合热泵干燥为最佳的采后加工方法,并揭示了乌天麻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代谢途径。研究成果可为天麻的采后加工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论文图形摘要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云南省院士工作站、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经费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1177)(来源: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文/图:王振兴/审核:罗旭/初审:张冉/复审:冷瑾/终审:柏顺文/责任编辑: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