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2024年12月31日晚,学校第一次举行2025跨年文艺晚会,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2024级新生及校友代表等1万余人参加现场活动,14万余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在线进行了观看。晚会以“西林谱新篇 篝火迎新年”为主题,分为“憶·西林印象”“真·青春风采”“善·挺膺担当”“美·憧憬未来”4个篇章。通过歌曲串烧、民族舞蹈、杂技、音乐剧、话剧、篝火打跳等表演与互动,...
1月7日,西南林业大学召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动员会,副校长何霞红出席并讲话。组织部、教务处、外合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研究生院负责人参会。何霞红在动员讲话中指出,申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学校落实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的重要举措,对学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1月9日下午,学校在北区足球场举行2024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卫斌,副书记李君、副校长郭华、杨思林出席结业典礼。军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新生班主任,军训团全体教官、助教及2024级新生参加结业典礼。王卫斌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军训成果,希望同学们把军训中学到的好品质、好作风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自觉践行“树木树人,至真至善”校训,志存高远、刻苦学习,...
1月8日,学校召开寒假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李君、副校长郭华出席会议。李君在主持会议中充分肯定了各单位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显著成绩,对寒假期间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强调,全校各单位在寒假期间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做足、做细、做实,及时对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值班值守要求,强化假期网络安全,营造安定祥和的节日氛围和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各单位要抓紧抓牢学校事业发展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主线,...
1月3日,学校召开校党委领导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一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校党委书记李永勤主持会议。会议指出,严明纪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意义,强化执纪监督,以党的纪律建设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2024年12月31日晚,学校第一次举行2025跨年文艺晚会,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2024级新生及校友代表等1万余人参加现场活动,14万余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在线进行了观看。晚会以“西林谱新篇 篝火迎新年”为主题,分为“憶·西林印象”“真·青春风采”“善·挺膺担当”“美·憧憬未来”4个篇章。通过歌曲串烧、民族舞蹈、杂技、音乐剧、话剧、篝火打跳等表演与互动,...
1月7日,西南林业大学召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动员会,副校长何霞红出席并讲话。组织部、教务处、外合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研究生院负责人参会。何霞红在动员讲话中指出,申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学校落实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的重要举措,对学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朱东博在岳亮亮助理研究员的指导下,以中国特有物种Garuga forrestii及同属物种G. floribunda var. gamblei和G. pinnata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了G. forrestii的基因组调查分析及三种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成果以A tip of the iceberg: genome survey indicated a complex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Garuga Roxb. species为题,发表于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BMC genomics。朱东博为第一作者,...
西南林业大学【林苑论坛】第9期《甜龙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于2024年12月20日在西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主办,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范少辉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竹藤科学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竹资源生物学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云南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竹产业协会丛生竹分会共同承办。活动首先召开了“...
12月25日,西南林业大学王邵军全球变化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oil & Tillage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6.9)上网络首发了题为 "How do different ant species mediate CH4 fluxes in slash-burn tropical forest soils?" 的研究论文。此论文以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解玲玲为第一作者、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王邵军教授为通讯作者等作者共同完成,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土壤大型动物(蚂蚁)-土壤甲烷功能微生物-...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朱东博在岳亮亮助理研究员的指导下,以中国特有物种Garuga forrestii及同属物种G. floribunda var. gamblei和G. pinnata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了G. forrestii的基因组调查分析及三种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成果以A tip of the iceberg: genome survey indicated a complex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Garuga Roxb. species为题,发表于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BMC genomics。朱东博为第一作者,...
西南林业大学【林苑论坛】第9期《甜龙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于2024年12月20日在西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主办,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范少辉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竹藤科学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竹资源生物学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云南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竹产业协会丛生竹分会共同承办。活动首先召开了“...
12月25日,西南林业大学王邵军全球变化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oil & Tillage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6.9)上网络首发了题为 "How do different ant species mediate CH4 fluxes in slash-burn tropical forest soils?" 的研究论文。此论文以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解玲玲为第一作者、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王邵军教授为通讯作者等作者共同完成,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土壤大型动物(蚂蚁)-土壤甲烷功能微生物-...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朱东博在岳亮亮助理研究员的指导下,以中国特有物种Garuga forrestii及同属物种G. floribunda var. gamblei和G. pinnata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了G. forrestii的基因组调查分析及三种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成果以A tip of the iceberg: genome survey indicated a complex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Garuga Roxb. species为题,发表于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BMC genomics。朱东博为第一作者,...
西南林业大学【林苑论坛】第9期《甜龙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于2024年12月20日在西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主办,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范少辉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竹藤科学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竹资源生物学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云南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竹产业协会丛生竹分会共同承办。活动首先召开了“...
李林娜,女,回族,讲师,中共党员,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主持工作)。2017年硕士毕业同年进入西南林业大学工作,先后在学生处、武装部、林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从事学生工作、党建等工作。2017年开始从事学生工作,2019年开始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以班主任身份带班10余个,累计管理学生700余人。现负责学生管理工作,曾负责学院就业、档案等工作,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曾作为主要党建工作者和主要申请者获批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第二批高校一流党建示范支部,...
野生筇竹全世界有竹子1200多种,中国就有500多种。筇竹是其中一个十分弱小的竹种。1984年,我国公布的首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把筇竹列为了保护对象。最近,我到云南昭通参加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却在大关县看到了筇竹产业发展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有筇竹的基地、示范林、竹材加工企业、竹笋食品企业、文化科普馆,还有一张张农民的笑脸和一个又一个筇竹富民的生动故事。筇竹源筇竹在中国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竹种,在司马迁的《...
余晓娟,女,中共党员,2020年11月至今担任林学院(亚太林学院)辅导员。在工作中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服务理念,全心投入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思想的领航者、学习的启迪者和生活的帮扶者。思政领航,心灵启迪。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等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创新教育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和校园文化活动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刘鸣奇,男,土木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校级“筑基致远”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2018年8月起担任辅导员至今,累计带班10个班级共600余名学生。学土木出身的刘鸣奇,学生时代就学到一个新词:砼。“砼”字由石、人、工三字构成,原意是混凝土,是土木人的标签。在工作中,他积极探索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画好“砼心圆”,当好“砼路人”,做好“砼行者”。一、强化党建引领,画好铸魂育人“砼”心圆刘鸣奇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不断探索具有土木专业特色的党建育人模式。...
王进松,男,1992年5月出生,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专职辅导员,现任昆明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担任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工会主席、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4个班集体班主任,曾多次获团中央团省委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第6届和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所带本科生第一支部获得云南省第四批“一流示范建设党支部”,曾获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赛“...
汪亚愈,男,1992年5月生,中共党员,讲师。现任园林园艺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一线,累计承担14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带班曾1次获“省级先进班集体”、2次获“校级先进班集体”。个人主持省级思政课题1项、参与5项;参与校级辅导员工作室3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获团中央“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团队奖2次、优秀作品奖1次;获省级“三下乡”先进个人1次;6次获校级五四红旗团委和共青团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楠,女,讲师,毕业于云南大学,从2020年11月至今担任西南林业大学专职辅导员。主持课题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项目课题获得中国林业政研会一等研究成果,个人共获省级以上荣誉奖项8项、校级奖项10余项,所带班级和学生团队获第九届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百强项目团队、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图片团队、云南省级先进班集体、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大学生在行动”优秀小分队等多项集体荣誉。...
万成宾,男,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外语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兼科研秘书。从教27载,先后担任4届班主任,曾获“首届新农村建设(省级)优秀指导员”“西南林业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最美班主任”“外研社国才杯及中国日报21世纪杯国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制定班级座右铭制定班级座右铭“No Struggle, No Youth”(无拼搏,不青春),激励学生挥洒汗水,追求卓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李林娜,女,回族,讲师,中共党员,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主持工作)。2017年硕士毕业同年进入西南林业大学工作,先后在学生处、武装部、林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从事学生工作、党建等工作。2017年开始从事学生工作,2019年开始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以班主任身份带班10余个,累计管理学生700余人。现负责学生管理工作,曾负责学院就业、档案等工作,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曾作为主要党建工作者和主要申请者获批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第二批高校一流党建示范支部,...
野生筇竹全世界有竹子1200多种,中国就有500多种。筇竹是其中一个十分弱小的竹种。1984年,我国公布的首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把筇竹列为了保护对象。最近,我到云南昭通参加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却在大关县看到了筇竹产业发展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有筇竹的基地、示范林、竹材加工企业、竹笋食品企业、文化科普馆,还有一张张农民的笑脸和一个又一个筇竹富民的生动故事。筇竹源筇竹在中国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竹种,在司马迁的《...
主讲人:陈建成
时间:1月7日 9:00-12:00
地点:经管楼302会议室
主讲人:蔡晓梅
时间:1月6日14:30-18:30
地点:园林楼430会议室
主讲人:袁济喜
时间:1月3日(星期五)9:00
地点:世界茶叶图书馆
主讲人:张浩
时间:12月26日(星期四)16:00-17:30
地点:林工楼竹木博物馆展望厅
主讲人:张立新
时间:12月27日(星期五)10:30-12:00
地点:西南林业大学林工楼竹木博物馆展望厅